声 明
更多

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对文章进行编辑、刊登和数字化发行。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网(CNKI)独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详细内容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时间:2025-04-18     作者:李林芮【转载】   来自:化学工程与装备

——以连云港市化工产业为例


李林芮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 要:随着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捉出,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的机遇与挑战,而数字化转型成为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连云港市传统化工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多家化工企业调查访谈,了解了整体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际经营发展状况,提出了新时代数字化转型路径,以供有关部门、企业参考。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化工产业


1 连云港市化工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就意味着各地的传统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盘,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就是要贯彻“先立后破”原则,敢于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以数智技术为抓手,实施生产设备技术更新、产品工艺优先升级、大数据赋能管理体系改革等一系列创新行动,同时要杜绝追新弃旧,做到扎实稳步、循序渐进地实现传统产业生产数智化、产品高端化、发展绿色化的目标。

化工作为江苏省连云港市典型的传统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拥有国家级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及多家省级基地,产品数量超百种,涉及煤化工、精细化工、无机化工、医药及农药中间体等多个领域。然而,随着当前国内经济变革进入新常态,单纯依靠环境资源、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构建的化工产业结构已难以维持其高速发展。因此,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连云港工作的重要讲话与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促进化工产业与新兴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全方位释放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已成为提升经济新发展的关键。

2 连云港市化工产业数字化转型困境

2.1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

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ICT(信息通信技术)与OT(运营技术)的深度融合,其本质是随着ICT技术的进阶发展,在新时期高新技术的驱动下,促进经营管理、生产业务与商业模式向资源型、数智型、区块型规模变革,催生各类大数据背景下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类型涌现。但从调查研究发现,连云港市部分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仅停留在较浅层面的信息化阶段,缺乏对新时期数字化转型改革之路的系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认识,未做好企业转型实施过程中各类风险规避与反应措施,导致数智技术与日常业务融合度不够、数字智能化场景应用不强、数据孤岛与部门信息壁垒较多、数字化驱动业务管理决策能力较弱等问题出现。

(1)数据与完整业务链的融合度不够。部分企业现仅依靠各类集成传感器设备与数字化系统对接,完成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实现业务数字的信息化呈现,但对生产业务的上下链数据需求与分析涉及较少,数智技术对各个环节的渗人度不够。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仅在控制工艺作业、故障设备诊断、生产安全管理及绿色能耗排放等环节应用线上系统管理,但由于各类系统供应商不同、上线时期不同,导致经营各环节系统相互独立,致使数据采集的衔接度不够深,不能有效、全面地实现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