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明
更多

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对文章进行编辑、刊登和数字化发行。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网(CNKI)独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详细内容

油藏工程视角下同井注采技术的增油效果分析

时间:2025-04-29     作者:郭筠嵩【转载】   来自:化学工程与装备

郭筠嵩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五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 要:为实现油藏高效开发,从油藏工程角度对同井注采技术的增油机理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建立流体力学模型,探究了同井注采过程中的压力传递规律和渗流特征。采用二级正交实验方法优化注入压力、产液量等关键工艺参数,设计分层注采工艺方案。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采收率提升4.0个百分点,含水率下降5.2%,系统能耗降低17.8%,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关键词:油藏工程:同井注来;增油效果


0 引言

同井注采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油藏开发方式,通过单井实现注水与采油的周期性转换,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目前,该技术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特别是注采参数优化、分层控制等关键问题丞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油藏工程视角出发,在阐述流体力学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和现场应用,探索同井注采技术的增油机理及其优化方案。

1 同井注采技术原理

1. 1 工作原理

同井注采技术是一种通过单井实现注水与采油交替进行的油藏开发技术。在油藏工程层面,该技术利用同一井筒进行周期性注水和采油作业,通过压力波动驱替原理实现油水渗流改造。注水阶段,将地层水沿井筒注入目的层,在油藏形成压力梯度;采油阶段,通过井底流压差将原油驱替至井筒。这种注采转换过程中,井底压力的周期性变化在储层中形成动态压力场,促进原油从低渗透区向高渗透区运移。同时,注入水在重力和毛细管力作用下,沿垂向和径向渗透扩散,改善油水两相渗流特性。

1.2 流体力学机理

以某油田T1区块的碳酸盐岩油藏为研究对象,探究同井注采技术的流体力学机理。同井注采过程中的流体力学机理主要体现在压力传递和流体运移2个方面。注水阶段,井底压力满足达西渗流方程,见式(1)。

……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