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对文章进行编辑、刊登和数字化发行。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网(CNKI)独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
适合海上油田的增产型储层保护修井液体系研究时间:2025-04-27 张 永,张立权,李 强,鲁雷刚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057) 摘 要:为了提高海上油田修井作业效率和质量,以有机溶剂PF-STO、垢转化剂PF-STSC及控水剂PF-STCW为主要处理剂,通过大量室内优选和评价实验,研制了一套适合海上油田的增产型储层保护修井液体系,并对修井液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增产型储层保护修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防膨性能和缓蚀性能,并且其溶液呈酸性,常规性能较好。增产型储层保护修井液体系的铁离子稳定能力较强,铁离子的稳定量为2033kg/㎡°;;体系对碳酸钙以及现场结垢样品的溶蚀率均>95%,而对储层岩屑的溶蚀率也可以达到6.3%;体系与模拟地层水的配伍性较好,不同比例混合后均无沉淀和絮状物生成:体系的储层保护性能较好,注入2PV修井液后,岩心渗透率均有所增大,渗透率恢复值均>120%,解堵增产效果较好。 关键词:海上油田;储层伤害;修井液;储层保护;解堵增产 0 引言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储量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渤海、东海、南海东部以及南海西部油田等海域。其中南海海域是近年来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点区域,原油和天然气储量均较为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海上油田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开采后,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修井作业,其中修井作为一项为恢复油气井正常生产所进行的解除故障、完善井眼条件的工作,它是油气井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延长生产周期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挖掘老井潜力、发现新层位,扩大勘探成果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海上油田储层物性差异较大,修井过程中人井流体容易对储层造成污染和伤害,影响修井作业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对适合海上油田的高效修井液体系开展攻关研究。 海上某油田投产后一直采用注水开发,随着开发年限的增长,油田含水率明显升高,日产油量也有所下降,需要对其进行修井作业。而该油田前期主要采用完井液对其进行修井作业,未专门开展相应的修井液体系研究,对修井过程中存在的储层潜在损害因素缺乏准确的认识,导致修井作业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堵塞油层的问题,修井施工效果不理想。在分析目标海上油田基本地质概况以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之上,以有机溶剂PF-STO、垢转化剂PF-STSC以及控水剂PF-STCW为主要处理剂,通过大量室内优选及评价实验,提出一种适合目标海上油田的增产型储层保护修井液体系,并对其常规性能、铁离子稳定性能、溶蚀性能、配伍性能以及储层保护性能等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提高海上油田修井作业施工效率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1 目标油田基本概况 目标油田位于中国南海北部海域北部湾盆地,油田所处海域水深大约40m。目标油田储层段岩石类型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砂岩,其中主要研究目的层的孔隙度为9.94%~26.46%,平均孔隙度为16.45%,渗透率为9.080x10²*~2.476μm²,平均渗透率为0.168μm²,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储层段砂体连续性差,各个油组砂层厚度变化较大,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地层压力系数0.84~1.00之间,地温梯度为3.82℃/100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