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更多

《化学工程与装备》《(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CE&E)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公开发行的化工类学术期刊,被中国知网(cnki)《中国化工文摘》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本刊由福建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福建石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创刊于1972年,月刊,ISSN 1003-0735,CN 35-1285/TQ。

本刊以当代化学、化工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新材料为报道内容,以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以提高化工行业科技水平,提升化工行业综合竞争力为奋斗日标。

欢迎投稿!


详细内容

化工科技:攻坚克难 多点开花

时间:2025-01-24     作者:曹晓敏【转载】   来自:中国化工报

  202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员攻坚克难,科技成果多点开花,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应用,保持了我国现代煤化工的国际领先地位。2024年,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在工程示范基础上,技术创新进一步深化。陕煤集团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工程开工,该项目通过探索煤基烯烃和煤基芳烃耦合发展新路径,实现现代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多种平台化合物的深度耦合。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煤制烯烃项目——宝丰能源内蒙古30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的投产,创造出航天粉煤气化炉、甲醇合成塔、控温(等温)变换炉、DMTO反应器及煤制烯烃装置单套产能的五个“全球最大”,以及空分装置、低温甲醇洗吸收塔、全密度气相流化床聚乙烯装置产能规模的三个“全国最大”。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刘中民院士团队与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合作提出并发展了甲醇石脑油耦合生产低碳烯烃技术路线,为煤基石脑油拓展应用于生产烯烃提供了技术方案。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完成国内首次煤基聚烯烃弹性体的连续制备,首次实现了国内接近工业生产条件下的煤基聚烯烃弹性体(POE)合成。

  一批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补短板技术,引领石油和化工产业向中高端迈进。2024年,国内在先进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品及功能化学品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在气相法聚乙烯生产装置上成功开发出6个超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聚乙烯系列新产品,在国内首次实现气相法生产聚烯烃弹性体技术新突破。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发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用聚偏氟乙烯(PVDF)树脂拥有较长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实现了动力锂电池用PVDF的国产化替代。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聚硫醇突破了定向巯基化和色度控制等关键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聚硫醇的稳定供应。上海如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双氟磺酰亚胺锂(液体)能提高锂电池的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并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节能环保新技术的应用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新引擎。2024年,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重点产品能耗持续下降,行业“三废”排放显著降低。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双氧水法环氧氯丙烷工艺,从源头上实现环氧氯丙烷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低碳化。陕西煤业化工技术开发中心自主开发的世界首套非光气法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绿色合成工艺技术中试装置与传统的光气法路线相比,反应工艺条件更加温和,既实现了低碳绿色,又降低了安全风险。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开发的大型天然气凝液深度回收轻烃工艺从天然气中深度回收乙烷等轻烃,液化石油气(LPG)、轻烃回收率高,支撑了我国轻烃制烯烃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4年,我国石化技术装备智能化发展势头良好。中国海油建成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智能工厂,打造了国内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一体化生产管控系统,为海洋工程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石化领域全球首个数字孪生智能乙烯工厂在中科炼化建成,实现了乙烯装置工艺、设备、操作、安全、环保全域智能化运行。

  展望未来,行业科技创新工作应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开发一批新材料和高端精细化学品技术,不断抢占行业科技制高点,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持续加快石化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