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对文章进行编辑、刊登和数字化发行。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网(CNKI)独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动态监测与优化策略研究时间:2025-02-17 李 倩,王新桐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 要:通过构建高度集成的自动监测平台,实现对X区块油藏的高效管理。基于三维地质构造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注入方案,并通过分析不同聚合物在吸附行为与驱油效率方面的表现,筛逸出最佳表面活性剂,为复杂油藏的高效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工业;动态监测;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不断优化石油开采技术成为应对资源枯竭与采收率下降问题的重要手段。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动态监测与优化成为研究热点。基于X区块复杂的构造特征与储层性质,提出构建集成化自动监测平台,通过高精度传感器网络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选择最佳注人条件,并实现实时数据分析与智能预警。 1 区块概况 试验区位于X区块,构造特征复杂,以北西向和南北向断层为主导,局部地区存在小型次级断层。主要断层包括D1~D7,延伸长度从103.4~2754.6m 不等倾角分布在 20.0°~71.3°之间,走向变化范围较大,分别为20.0°~357.0°。该区块地层原始压力为10.78MPa,油层温度约为44.6℃,岩石压缩系数为8.4x10“MPa。各油层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S、PG层的油层原始压力系数均在1.13左右。区块面积广阔,地层厚度变化较大,断层的最大断距为53.6m,断层分布对储层的连通性影响显著,局部存在高倾角断层导致的复杂流体运移路径。该区块为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应用提供理想的试验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