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会在京举行时间:2025-04-23 4月10日-11日,2025中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会暨新技术成果展在北京成功举行。 会议以“技术创新引领我国油气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致力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指示精神、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及国家能源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部署要求,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替代,提前谋划布局十五五期间油气企业“双碳”目标实施路径,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促进产业协同创新,为我国油气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高效构建新质生产力。 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俊军指出,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在我国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背景下,能源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促进环境保护、助力企业发展以及实现能源强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的促进油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我们必须辩证把握二者在能源转型升级进程中的角色定位:以油气的稳定供应为新能源发展创造缓冲空间,以新能源的清洁高效为油气产业注入绿色基因。通过构建多元互补、协同共进的能源新生态系统,在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的大考中,交出一份彰显智慧与担当的中国能源答卷。 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焦方正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家能源局《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均对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我国主要油气公司根据自身优势,坚持油气与新能源协同融合发展、统筹油气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应认识到行业在技术层面和产业层面存在的问题,如核心技术尚未完全自主可控、产业链协同效应未充分发挥等。展望未来,应采取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技术研发、健全市场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等应对策略,以实现油气与新能源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石油学会将坚持职责定位,致力促进本行业科技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江川指出,能源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战场。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供应企业,中国石油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勇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任,通过全面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深化国际能源合作,加快发展非常规油气业务,形成了国内原油、天然气和海外油气权益产量“三个1亿吨”格局。同时,中国石油积极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将绿色低碳纳入公司战略体系,实施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部署,加快构建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面对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双重考验,中国石油愿与兄弟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携手,加快构建“油气热电氢”绿色产业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大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彭苏萍、舒印彪、谢玉洪、孙焕泉,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等19位专家作主旨报告,为提升我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助力我国油气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大会设置了“风光储一体化”与“氢、地热余热多能互补”分论坛,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能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44位知名专家围绕我国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CCUS、氢能源与燃料电池、非碳基地热产业、油气与新能源新路径等前沿理论、技术与实践成果展开深度交流和研讨。 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新能源部、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与运输产业管理部联合主办。来自各油(气)企业、科研院士、高等院校等单位6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