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高研院电解水制氢研究获进展时间:2025-01-21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高研院)唐志永团队在碱性电解水制氢耦合产高附加值化学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不断下降,电解水制氢逐渐成为氢气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传统电解体系中阳极析氧(OER)过程较为缓慢,导致的高能耗仍然是限制其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电解水制氢与有机分子氧化耦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能耗,还能在阳极产生高附加值产物,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研究团队在碱性电解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电沉积技术研究开发了用于甘油电催化氧化(GER)的阳极电极。该电极的层状纳米片阵列和非晶氮掺杂之间的协同效应显著增强了阳极GER。测试结果显示,该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构成的双电极电解槽也具备出色的法拉第效率和高耐久性。这项研究为制造高性能非贵金属GER电催化剂提供了一条优选路径,为减低碱性电解水过程的总电耗并副产高附加值化学品铺平了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