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对文章进行编辑、刊登和数字化发行。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网(CNKI)独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
河湖淤泥特性及处置方式建议时间:2023-02-23 (1武汉鑫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0; 2湖北楚春归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200; 3湖北楚春归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200) 摘 要:我国河湖污染日益严重,各污染物沉积于淤泥中又反向释放进入水体,形成淤泥、水体相互污染的恶性循环,对水生生态环境、人居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河湖清淤,能很好的解决河湖内源污染问题,对水体环境整治具有重大意义。清出的淤泥需根据不同特性,采用堆场法、海洋倾倒法、化学消解法、热处理法等进行处置。同时河湖淤泥长效处置,还需辅以政策、法律、检测、监管等手段进行约束。 关键词:淤泥;特性;处置方法;辅助措施
1 河湖淤泥处置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污水、固体废物产生,而这些污染中的一部分,转嫁进入了河流湖泊。污染物经年累月地沉积下来,逐渐形成营养丰富的淤泥,沉积于河湖底部。淤泥中污染物主要分为有机部分和无机部分,其中有机部分成分主要为纤维类物质、腐殖酸、蛋白质等,无机部分成分主要为各种无机盐。淤泥含部分动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但也伴随着有毒有害、难以降解的污染成分。淤泥的沉积会对水生生态环境、人居生活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1.1 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湖淤泥含水率高、体量大、纳污量大、成分复杂,部分淤泥还含有重金属、氰化物等有毒有害成分及难降解的塑料等,污染性极强,会降低水体水质。同时,河湖底部含氧量较低,淤泥中微生物利用淤泥中的有机物大量生长繁殖,会进一步降低水体含氧量,产生恶臭气体。 同时,河湖淤泥日益堆积,将改变河湖水流环境及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加之释放的污染物的影响,将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被改变甚至破坏,捕食吸收有毒有害物质成分,水中溶解氧的降低,都将有可能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繁衍生息,减少生态种群,甚至导致部分生物灭亡。 1.2 对人居生活环境的影响 河湖淤泥堆积,对人居生活环境最直观的影响为臭气难闻、景观难看。河湖淤泥沉积于底部,随着污染的日益加重,厌氧微生物活动产生的臭气扩散至水面及周边环境,引起周边居民感官不适。采取清淤方式,清出的淤泥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与外运,堆积发酵产生的臭气更是让周边居民难以忍受。此外,淤泥不断堆积,会使水体发黑、鱼类死亡、岸边黑色淤泥裸露,河湖周边景观观赏性大大降低。 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面硬化比例日益升高,经过管道、沟渠进入河湖中的雨水量大大增加。河湖底部淤泥堆积会使河湖收纳水体的容量降低,容易导致暴雨时节,雨水倒灌城市,造成城市道路滞水,甚至形成城市内涝,干扰阻断居民出行,也会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清淤疏浚成为河湖污染治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清淤疏浚产生的淤泥,若得不到合理处置,会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景观、土地利用、卫生环境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由此,对河湖淤泥进行处置,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众多河流、湖泊,尤其是穿越城市区域的河湖,底部淤泥堆积,已成为水体主要的内源污染,清淤疏浚成为污染治理的首要手段。但我国河湖清淤及淤泥处置工作刚进入起步阶段,淤泥由于其性质的特殊,需要研究开发合理的处置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2 河湖淤泥的特性 2.1 淤泥成分复杂、多变 天然湖泊、河流淤泥含泥量多,含水率随不同环境、淤泥粒径、成分不同而不同,一般为90%~98%,成分极为复杂。淤泥中成分可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其中有机物质占6%~20%,主要有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碱类、酸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部分含有机氯农药、石油类等有毒有害物质;无机物质占80%~94%,主要为颗粒物,部分含砷、氟化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无机成分[5]。 2.2 淤泥污染来源广泛 河湖中淤泥的污染来源,主要来自于排入其中的各类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废水、畜禽养殖废水,此类废水中主要污染成分为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及有机物;加油站废水等,主要污染成分为石油类;餐饮等经营类废水,主要污染成分为动植物油及有机物;工业生产类废水,主要污染成分为重金属、含氰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6]。广泛的污染来源,使河湖淤泥成分难以把控,差异性大,大大增加了淤泥处理的难度。 2.3 淤泥特性各异 河湖淤泥,大多采用挖掘机清出、吸污船吸出或水力吹填法清除,清出的淤泥,特性也有所差异。挖掘机清出的淤泥,杂草、石块等杂质众多,分离工作量大;吸污船吸出的淤泥,粒径相对较小,含水率高达90%以上,强度低、黏性高,脱水难度较大,淤泥处理耗时耗力;水力吹填法清出的淤泥,流动性差,粒径差距大,粒径在几微米到几十厘米不等[7]。特性各异的淤泥给其处置增加了难度。 2.4 淤泥清出量大 河湖淤泥,常年沉积于河湖底部,含水率较高,体量较大。淤泥在清出水面的过程中,裹挟大量水分,会进一步加大淤泥的含水率,给淤泥的运输、存储、处置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及难度。 3 常用淤泥处置方法 3.1 堆场法 堆场法,即将淤泥集中转运至所划定的区域,自然堆置,通过淤泥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来吸收、消耗、降解其中的有机及无机成分,从而实现淤泥减量化、无害化目标。此方法便捷、技术成本低,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及土地资源。使用结束后,土地恢复正常使用功能所需的时间较长,同时,需要配合采用严格的防渗、防臭、防流失坍塌等保护措施,适合于土地资源充裕、技术薄弱的偏远地区使用。 3.2 海洋倾倒法 海洋倾倒法,即将淤泥运送至特定海域,倾倒入海,利用海洋中的水生动植物、微生物对淤泥中的成分进行转化利用。此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但会给海洋带来严重污染与隐患。淤泥倾倒入海,短时间内会造成局部水体污染严重,水生生物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同时,河湖清淤淤泥大多含有毒有害物质,被水生生物捕食或吸收,极易引起水生生物发育异常,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造成水生生态环境的破环。 3.3 化学消解法 化学消解法,即选用合适的化学药剂,作用于淤泥,使淤泥中的污染分解转化为可利用或无害化物质。此方法处理效果稳定、高效,可针对性的处理各种特性的污泥。处理后的污泥,可应用于地基层换填等工程。但处理淤泥所使用的药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严格控制,技术要求较高,也存在化学有害物质污染等风险。 3.4 热处理方法 热处理方法,即采用烧结、熔融等热处理方法对淤泥进行处理,使淤泥含水率、成分组成等满足建材原料使用要求,投入混凝土等建材生产使用中去。但是,此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燃料,运行成本高,操作复杂,存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及风险。 4 河湖淤泥处置辅助措施建议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污泥处置方式的同时,还需要相关技术、政策的加持,方能使淤泥处置工作高效、科学、有序的进行。 4.1 精进淤泥脱水技术,缩减淤泥的产生量 河湖淤泥,含水率可高达90%~98%,高含水率决定了清淤量极大。大量淤泥需通过管道运送至岸边或指定位置,需使用大量机械,消耗大量电能,并占用大量堆放场地。堆放淤泥极易产生二次污染,应尽快使淤泥中的固态物质沉积,降低淤泥的含水量。建议针对河湖淤泥特点,加大研究投入,着力于开发适合河湖淤泥的脱水工艺,实现淤泥固化,以大大降低淤泥运输处理量及成本。 4.2 加强淤泥的检测工作,根据淤泥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含有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淤泥,现场清淤后,直接由罐车外运至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对于不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淤泥,其中含有的蛋白质、纤维、无机酸盐等,是植物生长、土壤改良的良好基质,经干化、脱水等预处理后,可作园林绿化、土壤改良、淤泥制肥等。 4.3 制定地方淤泥利用规范,让淤泥处置利用有法可依 目前,关于河道淤泥利用,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8年8月17日发布了山东省地方标准DB27/T3387-2018《城市河道淤泥利用规范》,对淤泥预处理、利用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而其它地方相关法律和规范,仍处于空白。由此建议各地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河道清淤验收办法等规范性管理文件,对河道清淤是否到位、淤泥去向是否明确、淤泥处置方式是否合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 4.4 相关政府部门参与与管理 相关政府部门参与到淤泥处置工作当中,通过出台淤泥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提供转型升级资金支持、加大淤泥违规堆放执法等措施和手段,加大对淤泥乱排乱放的处置力度。 在淤泥处理过程中,由专业人员成立督查组,负责淤泥处置的日常督导工作。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对积极参与淤泥处置的企业单位,通过用地优先考虑、淤泥运费补贴等形式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淤泥处置工作。 5 结束语 我国幅员辽阔,河湖众多,但近年来经济的极速扩张,将众多污染转嫁到了河湖,最终沉积到了淤泥中,清淤对污染严重的河湖水环境治理来说必不可少。清除出的淤泥,体量很大,是极具利用价值的,通过利用合适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置,辅以相关政策法律约束,实现淤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后的淤泥,可利用于建设工程后建材生产中,变废为宝,实现区域环境修复、节能减排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肖灿明,蒋倩.城市河湖水系淤泥疏浚及生态治理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力.2020.01:93-96. [2] 张建江,孙晓蓉,张金艳.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及利用途径浅析[J]环保前线.2007,03:80-82. [3] 左晓君.河湖污染淤泥的现状及处理—浅析《河湖污染底泥处理技术》之要点[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20,8:64-69 [4] 战玉柱,孙奇,徐缇,胡惠良,苏庆.河道疏浚淤泥综合处置思路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江苏水利.2018.11:26-31. [5] 李斌.关于河道水环境保护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0:542. [6] 季冰,肖许沐,黎忠.疏浚淤泥的固化处理技术与资源化利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02:54-56. [7] 刘铁军,祁锋,夏龙,严雷鸣.撬装式淤泥椭叠脱水系统在黑臭河底泥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19,10:61-66. [8] 侯晓龙,马祥庆.城市垃圾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06,4:30-31.
第一作者简介:叶杨龙(1989-),男,湖北武汉人,工程师;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环境检测与咨询服务。
来源:化学工程与装备 - 官方网站 - 创刊于1972 2022年第12期 在线投稿 >> |